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言语理解(省部级)(7)
2015-12-01 13:51 苏州华图教育 http://suzhou.huatu.com/ 文章来源:苏州华图
38.【答案】A
【作者】张鹏志
【解析】从第一空看,所填词语应该与“平衡”构成搭配,因此排除答案B,C;第二空表示过于注重文化的附加值,对于市场化道路瞧不上,看不起,即“不屑一顾”。不屑一顾,比喻对某事物看不起,认为不值得一看。所以答案为A。
【释义】 微妙、精妙、精确、不屑一顾、置若罔闻、嗤之以鼻、退避三舍、粗制滥造、差强人意、眼花缭乱、名不副实
微妙:深奥玄妙,难以捉摸。
精妙:精致巧妙,多用来形容(艺术品等的)设计,构思。
精确:非常准确;非常正确。
不屑一顾:形容对某事物看不起,认为不值得一看(强调不值得一看)。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一样,指不予理会。
嗤之以鼻:用鼻子出声冷笑,表示轻蔑,瞧不起;强调嘲讽讥笑。
退避三舍:原指与地方作战时军队后撤一定的距离。后比喻对人让步,避免冲突或比喻自己不敢跟人相比。
粗制滥造:原指产品造的粗糙,只追求数量,不讲究质量,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负责任,用于贬义。
差强人意:原意为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致上还能够使人满意。
眼花缭乱:眼睛看到纷繁复杂的东西或耀目的光华而感到迷乱。比喻现象复杂,无法辨清,使人感到迷乱或困惑。
名不副实:名声、名称与实际符合,用于褒义。
【信息源】新出版日报《朱晓剑:出版人首先是文化人,然后才是生意人 》
原文链接:http://www.bookdao.com/article/76574
39. 【答案】D
【作者】张鹏志
【解析】本题从第三个切入,“…凭自己的喜好去创造”排除A、B、C三项,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毫无根据,常与“语焉不详”连用,用于贬义;空穴来 风指消息或传言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指消息或传言的产生毫无根据,含贬义;自以为是指认为自己正确,现多指主观、不虚心,用于贬义。与题意不符。第一个 空由“即…”可知标准是共通的,对历史抱有敬畏之心,都符合题意,答案为D。
【释义】日渐式微、空穴来风、自以为是、随心所欲
日渐式微:原比喻事物像风和影子一样难以捉摸。后比喻说话、做事毫无根据,常与“语焉不详”连用,用于贬义。
空穴来风:有了孔洞便会进来风。比喻自身存在弱点,留言就会乘虚而入。后指消息或传言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指消息或传言的产生毫无根据;指传言无根据时,含贬义。
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正确,现多指主观、不虚心,用于贬义。
随心所欲:任凭自己的心意,想怎样就怎样,常与“为所欲为”连用。
【信息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普及历史知识首先应尊重历史真实(2)》
原文链接:http://theory.people.com.cn/GB/15444714.html
40.【答案】B
【作者】张鹏志
【解析】从第三空看,文段中“在这种背景下”意指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数据新闻的优势,其势必会渐入佳境,而相比起来,传统纸媒会逐渐衰落下去,意即 “日渐式微”,而第一空填入融合表示将电脑科学、统计学以及社会科学各方面的优秀成果都综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而第二空填入趋势,表示寻找在影响力、权 力、消息源之间的联系,均符合语境,因此答案为B。
【释义】偃旗息鼓、危在旦夕、望尘莫及、日渐式微
偃旗息鼓:原指行军时隐藏踪迹,不让敌人察觉。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危在旦夕:形容时间短,危险就在眼前。
望尘莫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日渐式微:一天一天地衰落下去。
【信息源】中国数据科学网《数据新闻何以重要?——数据新闻的发展、挑战及其前景》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xwcbx/201503/t20150310_1539142_1.shtml
(编辑:苏州华图)
掌上华图客户端下载
关键词阅读:2016江苏公务员考试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 江苏人事考试
-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资料分析(省部级)2015.12.01
-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判断推理(省部级)2015.12.01
-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数量关系(省部级)2015.12.01
-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常识判断(省部级)2015.12.01
- 2016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省部级)2015.12.01
-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解析:申论试卷(省部级)2015.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