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分校

地址:南京市太平北路120号(成贤街小学旁)电话:025-83694957、58、61、62

地址:苏州市东吴北路299号,吴中大厦2301-2305室电话:0512-69151583 0512-69151508 18915580898

地址:张家港市金港大道288号辰龙大厦8楼电话:13962211410

地址:无锡市中山路288号云蝠大厦11楼07单元电话:0510-81081949 13405774942 15365259357

地址:江阴市暨阳大厦1006室,0510-86893155电话:0510-86893155 13405774942

地址:常州市延陵西路99号嘉业国贸大厦22楼(苏宁电器楼上)电话:0519-86633002

地址:南通市崇川区任港路万濠华府D114室(物资大厦向西100米)电话:0513-81188110 13773632630

地址:启东市汇龙镇人民中路669号环球大厦1015室电话:18362156052

地址:海安县人民中路36号26幢513-3室(乐天玛特5楼)电话:15896269691、18251314869

地址:徐州市云龙区和平路64号帝都大厦22楼2201-2204室(沃尔玛对面)电话:0516-83820959 18605169630

地址:扬州市广陵区大学南路62号(扬大荷花池校区东门向南200米)电话:0514-87926373 13382726373

地址:镇江市中山东路288号八佰伴商务中心907电话:0511-85291098

地址:泰州海陵区济川东路220号万达写字楼608室电话:0523-86885201 13365209762

地址: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东路1号丰惠广场17楼1717室电话:0517-83925468 18751285841

地址:连云港市新浦区海连中路10号国贸大厦1004室电话:0518-81590623 13338980623

地址:宿迁市宿城区西湖路66号用世.水韵城写字楼11楼1105-1109电话:0527-88880978 18951361439

地址:盐城市世纪大道人民路口金融城3号楼901-910室(盐城金融城浦发银行9楼)电话:0515-88270925

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教材|直播讲座砖题库优秀师资|招考公告职位库真题|微信微博QQ群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苏州人事考试网 > 每日一练 > 每日一练:言语理解(4.1)(2)

每日一练:言语理解(4.1)(2)

2017-04-01 16:11 苏州华图教育 http://suzhou.huatu.com/ 文章来源:苏州华图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接语选择题,重点关注文段后半部分。文段前半部分一系列的介绍最后落脚点在于,处于超临界状态的物质,就被称为“超临界流体”,故后文应该围绕“超临界流体”这一核心话题展开,详细介绍其相关信息,对应C项。

  A项、B项与后文要阐述的核心话题“超临界流体”不符,排除A、B两项;D项“‘超临界温度’对物质形态的影响”为前文论述过的内容,即“如果温度超过374℃,那么无论把压力增加到多大,水蒸气也无法变成水,如果压力是足够高的话,它的密度会大大高于气体而接近水的密度,这样的状态与气体、液体、固体都不同”,故D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A

  根据题干中“未涉及”可知此题为选非题,大家需注意审题。

  B项“法制属性”对应文段“治理的法律性质应该是公法而不是私法”。

  C项“意义目的”对应文段“治理的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而促进个人数据信息的自由共享”。

  D项“行政主体”对应文段“治理的主体应该是政府专门机构”。

  A项“措施程序”无中生有,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3.D

  根据题干中“不符合文意”可知此题为选非题,大家需注意审题。

  由“有机材料除了……从生物中直接获取的材料”可知,A项与文意相符,且“几乎”一词表意温和,排除;

  由“除了石器之外,全是依靠人类智慧使已知物发生化学变化之后创造出的新材料”可知,石器并非是新材料属于原生态,B项与文意相符,排除;

  由“无机材料发展出了陶瓷、瓷器、金属、玻璃等人造材料”可知,陶瓷和金属是人造的无机材料,C项与文意相符,排除;

  D项表意错误,文段没有提到人造材料取代有机材料的说法,为无中生有选项,且“全面取代”表意过重,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4.D

  根据题干“不符合文意”可知此题为选非题,大家需注意审题。

  由“世界上约有的人口感染了结核菌。其中有大约会发展成结核病”可知,很多人感染结核菌后并不发病,A项与文意相符,排除;

  由“对于艾滋病毒携带者……高很多”可知,体弱者患病可能性高,B项与文意相符;

  由首句可知C项与文意相符,排除;

  文中没有提到携带结核病菌与否与身体健康的关系,D项无中生有,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5.B

  根据题干可知,需重点理解“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含义。定位原文,这一俗语出现在文段最后一句话,结合前文语境用“但是”表示转折,引出这类治理“远水解不了近渴”,这类治理指代前文完善法律制度及相关机制这一解决方案,即说明了相关机制建设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对应到B项。

  A、C、D表述不明确,都未涉及“机制”这种具体解决方式,且A、C两项过于消极,三观略不正,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苏州华图官方微信

(编辑:苏州华图)

上一篇:每日一练:常识判断(3.31)

下一篇:没有了

掌上华图客户端下载

2017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培训
首页 APP下载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15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