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考公基备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概念
2017-10-13 08:57:23 国家公务员考试 来源:苏州华图
2018国考公基备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概念由苏州华图官网同步苏州华图整理发布,更多苏州华图的信息内容,请关注江苏华图官方微信(公众号:jiangsuht)和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137149931。
苏州公务员考试发布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文章为华图名师团教研组老师原创,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苏州华图(http://suzhou.huatu.com/)发布文章2018国考公基备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概念如下:
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的问题)
3、一个哲学家或哲学流派,不是唯物主义就是唯心主义,没有中间道路可走,这是哲学的党性原则
4、哲学按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世界的本原)划分:
唯物主义: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辨证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①主观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5、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与其他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
辨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6、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们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7、运动定义: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变化的哲学范畴
8、运动是无条件的、永久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9、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10、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是意识的前提和基础;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1、与时俱进的定义: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要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12、实事求是定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求”我们去研究,“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