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江苏事业单位公基备考:邓小平理论(2)
2016-12-08 18:13 苏州事业单位考试网 来源:苏州华图
三.邓小平理论的一些重要考查点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邓小平理论的全部内容,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2.“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3.“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立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科学概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因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而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的基本战略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8.改革是指在不改变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为巩固和完善现存制度而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制度进行的变革。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前进的社会。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9.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对党的长期历史经验的科学概括,体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不可动摇的立国之本。
10.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1.“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这一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广大考生应该在日常知识的积累过程中,善于总结和归纳重要的知识点和考点,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祝愿广大考生早日成功!
关注苏州华图教育微信号:suzhouhuatu,苏州华图教育微博:http://weibo.com/suzhouhuatu ,及时了解公务员考试资讯及备考资料。
(编辑:苏州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