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苏州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软实力的渗入(2)
2013-12-03 13:24:42 江苏公务员考试 来源:江苏华图
【例题2】明恩溥在《中国人的素质》(1894年)里所指出,中国政治家的生活和国事文件,好像卢梭的忏悔一样,充满着最崇高的情感和最卑鄙的行为。他杀了一万个人,然后引述孟子的一段话,讲人的生命是神圣的。他把修河堤的钱装进自己的腰包,结果使全省惨遭洪水之害,然后他再悲叹耕者失其田。上述语句表述的主要意思是( )。
A. 中国人表里不一
B. 中国人很虚伪
C. 中国人喜欢引经据典
D. 中国政治家很虚伪
【解析】文段提到“中国政治家的生活和国事文件”,然后具体进行论述,论述的主体是“中国的政治家”,故选择的答案应该是围绕“中国的政治家”而进行的。故选择D答案
【辨析】ABC都是围绕中国人进行的,根据主体不一致,排除ABC。
【例题3】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偏重的是一种影响力、一种精神性。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是外界对这座城市吸引力、感染力的直觉反应和头脑印记,是市民对这座城市的认同与依恋,是城市管理者智慧与情怀的折射。软实力与硬实力结合,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实力,两者的相加并非一个常数,软实力直接影响着硬实力效能的发挥。软实力像一条软绳子,硬实力像一堆硬干柴,绳子虽软,却可以把干柴紧紧捆绑在一起、形成铸造一座美好城市的巨大能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各有侧重
B.城市软实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C.城市整体实力的概念及其构成
D.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相得益彰
【解析】文段为分分结构。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的是什么是软实力,即软实力的概念。第二部分,介绍的软实力的作用,软实力像一条软绳子等作用,即软实力的重要性。故选择B答案。
【辨析】文段围绕的是“软实力”进行阐述。ACD都是论述的是软实力跟硬实力,故排除。
A. 中国人表里不一
B. 中国人很虚伪
C. 中国人喜欢引经据典
D. 中国政治家很虚伪
【解析】文段提到“中国政治家的生活和国事文件”,然后具体进行论述,论述的主体是“中国的政治家”,故选择的答案应该是围绕“中国的政治家”而进行的。故选择D答案
【辨析】ABC都是围绕中国人进行的,根据主体不一致,排除ABC。
【例题3】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偏重的是一种影响力、一种精神性。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是外界对这座城市吸引力、感染力的直觉反应和头脑印记,是市民对这座城市的认同与依恋,是城市管理者智慧与情怀的折射。软实力与硬实力结合,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实力,两者的相加并非一个常数,软实力直接影响着硬实力效能的发挥。软实力像一条软绳子,硬实力像一堆硬干柴,绳子虽软,却可以把干柴紧紧捆绑在一起、形成铸造一座美好城市的巨大能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各有侧重
B.城市软实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C.城市整体实力的概念及其构成
D.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相得益彰
【解析】文段为分分结构。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的是什么是软实力,即软实力的概念。第二部分,介绍的软实力的作用,软实力像一条软绳子等作用,即软实力的重要性。故选择B答案。
【辨析】文段围绕的是“软实力”进行阐述。ACD都是论述的是软实力跟硬实力,故排除。
以上即为《2014苏州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软实力的渗入(2)》全文,[点击查看]更多江苏公务员招考资讯,关注江苏公务员考试。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