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备考:“提问方式”有玄机(2)
2017-01-13 10:59:54 江苏公务员考试 来源:苏州华图
但是对于本题,如果有一些不够细心的同学将提问中的“想”字看掉,变成“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是”,那么题目就变成了主旨概括题,根据转折关联词“然而”,得到文段主题句——世界上没有“发明家”这种职业,也没有人付给发明家薪水。于是同义替换和精简压缩之后,答案就不再是D项,而变成了B项。
而对于类似不同提问不同选项的题目,在其他题型中也是存在的。以下题为例:
中国老百姓无论怎样穷,怎样苦,也往往要从牙缝里挤出钱来,供孩子上学念书。他们很清楚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命运,才可能拥有未来。运用到国家政策层面,毫无疑问,教育只应该是公益事业,是烧钱的事业。
这句话中“烧钱的事业”可以理解为( )。
A.教育是一项非常费钱的事业
B.对教育应该投资而不应从中谋利
C.教育的投资可能无法收回成本
D.国家应该增加教育投资力度
本题问“烧钱的事业”如何理解,属于词语理解题。根据词语理解题的做题方法,先定位原文,发现在文段最后出现该短语。阅读最后一句话,发现“烧钱的事业”与其前的“公益事业”构成并列关系。因此,想要理解“烧钱的事业”只需理解“公益事业”的意思就可得出。什么是公益事业?它指的是为社会公共利益付出而不以回报为目的事业。再观察四个选项,表意一致的就是B项。
但是对于本题,却有不少同学误选了D项,选D的理由是最后一句话说“运用到国家政策层面”。于是想当然地认为作者是希望国家重视教育投资。这种想法虽然有道理,但是回头再看看该题的提问,就会发现,并没有问作者的意图是什么,而只是问“烧钱的事业”是什么意思,所以我们只需要选出一项能表达该词语意思的选项即可,不需进一步引申作者的意图。
根据这些题目可以看出,一道片段阅读题目,首要的就是准确无误地判断出题型,其次再根据相关技巧来解题。如果看错提问,误判题型,则纯属做无用功。因此,希望考生在以后的做题中,一定要更加仔细,通过分析提问方式的区别,对言语题目有更加准确的把握。
关注苏州华图教育微信号:suzhouhuatu,苏州华图教育微博:http://weibo.com/suzhouhuatu ,及时了解公务员考试资讯及备考资料。
以上即为《2017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备考:“提问方式”有玄机(2)》全文,[点击查看]更多江苏公务员招考资讯,关注江苏公务员考试。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