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江苏省考申论热点:“你瞅啥”血案犹需要法治深耕细作
2016-12-13 11:20:41 江苏公务员考试 来源:苏州华图
2017江苏省考申论热点:“你瞅啥”血案犹需要法治深耕细作由苏州华图官网同步苏州华图整理发布,更多苏州华图的信息内容,请关注江苏华图官方微信(公众号:jiangsuht)和江苏公务员上岸群[点击进群]。
2017年地方公务员考试已经陆续开始,对于备考却是迫切紧急的,众所周知,申论学习重在平时积累,日积月累,终成大器!
申论热点材料阅读
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因“你瞅啥”引发的命案。今年8月,一对青年男女饮酒后和另一名男子发生言语纠纷,持刀互殴导致一死两伤。梳理发现,近年来由于“你瞅啥”引发的刑事案件在北京时有发生。三中院对2014年至今因家庭琐事纠纷、眼神不适当交流等“非典型琐事”引发的已审结刑事案件进行梳理后发现,其中酒后言语失和的案件占四成。(据12月5日《北京青年报》)
申论热点模拟题及详细解析
模拟题
你认为“你瞅啥”的琐事衍生的刑事案件反映了什么问题?
【参考分析】
一句“你瞅啥”,初看起来是一时的言语失和,其实不然。纵观案件披露,要么是一方的“江湖讲狠”,要么是一方据生活常识力争,比如你没看我,咋知道我在看你?但归结起来,却是事发时候双方什么都没“瞅见”,早把法律严惩放到脑背后去了。这在法治社会建设推进中,是个极不协调的因素。
事实上,不逞口舌之狠,是一个公民必须遵循的道德底线。人不可做缺德、犯法之事,这是每个人从小就受到的教育。人人都想以体面的社会表现赢得人们对个体的尊重,可在一些情况下,一些人恰恰忘记该怎么说话,忘记了法律的存在,在“你瞅啥”的小事冲突中闯大祸。这一现象在道路交通驾驶中亦同样存在,比如人们戏谑的“路怒族”。当然,“路怒族”得到的教训往往也是很惨痛的,例子不胜枚举。
追根溯源,酿成“你瞅啥”血案的关键因素,还是有些公众对于法律缺乏敬畏。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损害了法治社会的基石,在无形中形成可以不受法律约束的错误暗示。因此,在与别人发生语言或肢体冲突时,往往不能有话好好说,寻求正当合法的渠道解决矛盾,而是一言不合,拔刀相向,恣意伤害他人。
当今社会已进入法治化的轨道,“你瞅啥”之类的纠纷,本不应该存在。因为,很多大的争端,法律都可以解决,何况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小事引发大祸,只能说明,一些人面对纠纷,首先想到的不是法律,而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看来,提高人们的法治意识,仍是一道必修课。在笔者看来,有关方面尤其应该把类似案件的惨痛教训扩展开来,给平时那些出言不逊、好勇斗狠者以警醒。
【提出对策】
从表面看,“你瞅啥”引发的血案是由误读对方眼神和彼此互不相让所导致,但实际上是社会普遍存在的压力和暴戾心态所致,从某种角度来分析,这也是彼此心理戒备所产生的过激反应,折射出的既是社会关系趋冷,更是人与人之间缺乏互信的一种发泄。这种“非典型琐事”引发的刑事案件层出不穷,其根源在于整个社会生态的异常。现实中,人们除了面对就业、收入、住房等各种工作和生活压力,其浮躁的功利心态和非正常的横向攀比心理也很强烈,在沉重的心理负担作用下,对来自陌生人的目光和言辞都高度敏感,加上酒精的刺激,很容易触发积郁已久的痛点。
其实,很多事情不过是口舌之狠,只要有一个理性的大脑就能够分析出来其带来的后果,大好年华和青春又何必因为一时意气而受到摧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有何必去计较这些意气之争?
我们在关注“非典型琐事”造成刑事案件的同时,更要思考和解决社会滋生“你瞅啥”暴戾心态的土壤问题。我们可以用分享已有发展成果的方式为社会释放更多的和谐溶液,通过着力完善法治公平来消融人们心中的戾气,为社会营造更浓郁的互信氛围。只有让人们心里充满阳光,才能从来自陌生人的目光接触中读出更多友善元素,“你瞅啥”也才会让人听起来是玩笑和问候,而不是敌意的挑衅。
以上即为《2017江苏省考申论热点:“你瞅啥”血案犹需要法治深耕细作》全文,[点击查看]更多江苏公务员招考资讯,关注江苏公务员考试。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