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5580898

招考信息 试题资料 备考资料| 面授课程 网校课程 备考图书| 直播课 笔试课程 面试课程 刷题app| 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南京 咨询
    常州 咨询
    淮安 咨询
    连云港 咨询
    南通 咨询
    宿迁 咨询
    苏州 咨询
    泰州 咨询
    无锡 咨询
    徐州 咨询
    盐城 咨询
    扬州 咨询
    镇江 咨询
    025-8369-4958
  • 当前位置:苏州华图网 > 事业单位 > 2018江苏事业单位备考:必要条件关联词的认知问题

    阅读模式

    2018江苏事业单位备考:必要条件关联词的认知问题

    2018-03-15 09:56:58 江苏事业单位招聘 来源:苏州华图 事业单位考试群 华图在线APP

      2018江苏事业单位备考:必要条件关联词的认知问题由苏州华图官网同步苏州华图整理发布,更多苏州华图的信息内容,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jssydwzpw),和江苏事业单位招聘交流QQ群751486842。

      苏州人事考试网为考生发布备考文章2018江苏事业单位备考:必要条件关联词的认知问题,欢迎事业单位考生加入备考QQ群455646787江苏事业单位备考3群或关注微信公众号:suzhouhuatu获取备考资料,详情如下:

      言语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必要条件的关联词的理解与正常概念有偏差,例如:“只有……才……”。

      下面我来给“只有……才……”的内涵做个总结:

      “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是说这个条件是实现后面那个目标的“前置条件”。确切地讲,缺了这个“前置条件”,目标就不可能实现。而有了这个“前置条件”,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性,但并不是一定就能实现,因为还有其他没有到位的必要条件也在支撑这个目标。

      说的清楚一点儿,某个目标,必须有甲乙丙三个条件同时支撑才能实现,甲乙丙中任意一个都可以被称做必要条件。但是,仅仅有了甲乙丙其中之一个或者两个,目标并不能实现,当且仅当甲乙丙三个条件都具备了,目标才能实现。这就是为什么“只有……才……”中的“只有”不能解读为“唯一”。

      所以逻辑判断科目中的“后推前”无疑是正确的,无论是逻辑学、数学还是语言学都是这个推理方式,言语中也是这样,没有任何可以质疑的地方。

      关键是汉语一直是一种表达模糊的语言,语言的逻辑目标很容易被误读,比方“只有”很容易被误读为“唯有”,紧接着再推就是“唯一”,那就一步一步走向谬误了!

      如果将“只有”解读为“唯一”,意为着只要满足这个条件,目标就实现了,那就成了充分条件了,或者说充要条件,整个逻辑学大厦和数学博物馆均将坍塌!

      英语中表达“必要条件”用“Requirement”,就是“需求”,与“唯一条件”的“Only”有本质区别;

      德语中表达“必要条件”用“Anfordung”,同样意为“需求”,有意思的是和英语的“Afford”是亲缘关系词汇,因为英语毕竟是日耳曼语支,近古英语和高地德语、低地德语亲缘关系太近了,而德语表达“唯一”都是用“Einzigartig”,这其中存在着天壤之别;

      古拉丁语表达“必要条件”用“Necessitas”,刚好是英语“Necessary”的拉丁词根,而表达“唯一”则使用“Unique”,这个词在英语中表示“特别的”、“特殊的”,其实更贴切的译法是“独特的”、“独一无二的”!

      可见西方屈折语中诸语支的构词法和语义学表意结构能够清晰无误地表达语义内涵,不会像汉语那样产生将“只有”误读为“唯一”的现象,这是汉语作为孤立语的先天劣势,这一劣势(或者说重大缺陷)在数千年前上古汉语(汉藏原生语或者汉藏缅原生语的真实面目至今仍然云山雾罩)的语法形成时就已经定型了。而要弥补这个重大的缺陷,必须靠言语老师给学生讲解清楚“只有”在必要条件“只有……才……”结构中的语义绝对不能解读成“唯一”,而且这一工作也需要逻辑判断老师的确认与配合。

      言语教学中之所以强调“必要条件”中的“条件”很重要,是因为在言语的既定文段中根本无需考虑其他条件,文段也根本不会给出其他条件,只考虑这一个必要条件就行了。这样一来,“只有”很容易被个别言语老师误读为“唯一”,而容易这样误读的学生数量则会更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上逻辑判断课和言语课时对题目的理解有差别,而且某些老师会对学生说“不要拿逻辑判断的推理来理解言语,也不要那言语的思维方式来做逻辑判断”,此语令众多学员晕头转向,关键就在于不少言语老师在逻辑判断方面的基本功不过关,没有清晰地向学生传达有效信息。

      最可怕的情况是糊涂的学生遇上糊涂的言语老师,那就不堪设想了,学生与老师双方的信息交流都会变得低效而且讹误层出!

      2008年某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科目的言语模块中有这样一道题:

      中华民族一直以其强烈的责任意识享誉世界,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尤其需要______人们的责任意识,这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______,也是时代的呼唤。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增强 要求

      B.提高 结果

      C.加强 需要

      D.提升 途径

      此题第二个空格的备选项D项有“途径”一词,而按照题目中提供的语境,“必然途径”就意味着“必须经过的道路”,但并不意味着“唯一的道路”,老师从第一堂课就这样对学生说,学生们就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从而准确无误地理解必要条件的内涵与外延。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目前网络上各种公考辅导材料劣者如牛毛,优者似麟角,绝大部分材料都不能精确、有效的传达教学内容和知识点信息,诸多不同的说法令学员无所适从。

      面对这种乱象,作为言语老师,唯有夯实自身的言语和逻辑判断基础,方能实现高质高效的教学,真正实现教学目的。

      ——  推荐阅读  ——

      培训课程:2018年江苏省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培训辅导课程网校课程

      以上是2018江苏事业单位备考:必要条件关联词的认知问题全文,更多详细信息请关注苏州华图官网:http://suzhou.huatu.com/,并关注苏州华图微信公众号:suzhouhuatu,及时了解公职及各类考试资讯及备考资料。

      以上即为《2018江苏事业单位备考:必要条件关联词的认知问题》全文,[点击查看]更多江苏事业单位招考公告,关注江苏事业单位招聘,了解更多考试资讯。

    (编辑:admin)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 扫码下载:华图在线APP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江苏华图教育
    • 扫码进入官网微博:江苏华图

    热销课程

    备考图书